更多产品
特色产品
全球储能产业的革命性发展与趋势
11-09-2025
政策驱动的市场转型
当前,全球储能行业正经历重大变革,政策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国于2025年2月发布的《新能源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强调了高端产品的供给,目标是到2027年提升中国新能源储能制造业产业链的全球竞争力。这项政策不仅促进了技术创新,也鼓励企业在国内外扩大市场份额。
美国能源信息署 (EIA) 表示,截至 2024 年底,已宣布的大型储能电池项目共计 457 个,总规划容量达 60.99 吉瓦。其中,205 个项目计划于 2025 年投入运营。这些项目旨在满足美国对稳定清洁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并减少对传统发电方式的依赖。
市场需求激增和供应链挑战
储能系统的市场需求一直蓬勃发展。预计到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超过500GWh。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致力于实现碳中和目标,对高效储能的需求变得至关重要,以平衡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发电。
然而,储能行业也面临着供应链挑战。国际贸易形势复杂,一些国家对储能产品征收关税和贸易限制。例如,2025年4月,美国特朗普政府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加征关税,对中国制造的输美储能锂离子电池征收114.9%的关税。这迫使企业重新评估其供应链战略,并寻求替代解决方案,例如在目标市场进行本地化生产。
技术突破
"Dual - High" 混合储能技术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团队研发的双高混合储能技术荣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该技术突破了储能领域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难以同时实现的传统困境,通过材料结构设计、制备工艺和器件设计等方面的创新,实现了100Wh/kg以上能量密度和100kW/kg以上功率密度,为高科技装备、航天探索、新型电力系统电网调频等提供了新的可能。
人工智能 (AI) 与储能的融合正成为新趋势。AI 可用于优化储能系统的运行和管理。例如,它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发电量和用电量,从而实现更高效的能源配置。此外,AI 还可以应用于电池材料设计和性能预测。通过利用 AI 快速计算材料特性并简化设计流程,可以有效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新兴市场正在崛起
在中国、美国、欧洲等传统市场保持强劲的同时,新兴市场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在中东地区,沙特、阿联酋等国家都有明确的减排目标,沙特的“2030愿景”和阿联酋的“2050阿布扎比可再生能源战略”均旨在提升新能源占比。预计中东将成为继中国、美国、欧洲之后全球第四大储能新增装机地区。此外,非洲、东南亚等阳光资源丰富但清洁能源装机率较低的地区,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储能系统需求也将大幅增长。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储能行业将延续增长势头。技术创新仍将是关键驱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寿命和安全性将不断提升。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有望进一步提升储能系统的性能和成本效益。市场方面,新兴市场将为全球储能行业增长贡献更多力量,而传统市场也将通过政策支持和技术升级保持稳定发展。
总而言之,全球储能行业正处于关键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技术趋势,适应政策变化,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才能在快速发展的行业中取得竞争优势。
获取最新价格? 我们会尽快回复(12小时内)